中心立足国家新能源存储与转换方向重大需求牵引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着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具有持续自我提升能力的新型人才。采用“3+3”梯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队伍由3届研究生、3届本科创新班学生组成。
研究生采用学术和工程双轨制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实行三导师联合培养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一名国内外知名高校导师、一名校内导师、以及一名博士后合作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清洁能源,开展先进电催化材料的设计与结构调控、高效光催化能源转化、清洁能源器件构建与服役等系列基础应用研究,全面培养学术创新能力,并联合相关企业统筹安排工程实践,产学研联动培养新能源材料与技术领域内具有卓越发展前景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和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能源产业链急需的高端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本科创新班秉承“夯实基础,追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学与管理创新,对学生实行可上可下的动态管理。培养优良学风,基础课程和定制课程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且强调创新教育,要求学生了解交叉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以及相关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导师团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在专人指导下对本科生实行实验室全开放,鼓励本科生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构筑学术型拔尖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和绿色通道。培养既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学术前沿实践经验的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能源产业链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